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踏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25年。2024年全院齐心协力,在医疗服务、学科发展、科研创新等方面稳步前进。为了在2025年的新征程上更好地服务患者、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我院于2月20日在学术报告厅成功召开2024年度临床医技科室工作总结会。院长赵海康,纪委书记张蔚,副院长苏玉强、兀威、葛鹏及院长助理路小军等院领导出席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共话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会议由副院长苏玉强主持。

总结成绩 锚定方向
会上,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依次登台,围绕2024年度科室业务开展、技术创新、质量安全、科研教学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科室发展亮点与突破。过去一年,全院上下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新技术应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科研立项数量再创新高。
同时,各科室聚焦问题短板,深入剖析发展瓶颈,并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规划及创新举措,为医院新一年的奋进方向注入新动能。


外科系统


内科系统

院中院


医技科室
擘画蓝图 共谋新篇
汇报结束后,院长赵海康发表了以《全心全意绘蓝图凝神聚力谋发展》为题的讲话。在讲话中对各科室2024年的辛勤付出与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过去一年是医院攻坚克难的关键年,全院职工凝心聚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5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不仅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奠定基础的开局之年。院长赵海康指出,2025年我们面临着环境形势变革、改扩建一期工程、信息化建设、老旧落后局面、设施老化、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三甲复审等七大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他强调我们要从“专”、“精”、“特”、“新”等四大方面绘就未来。
“专”是指专心致志聚焦主业。医疗是一个医院的生存根本,必须将医疗放在首位。一要立足岗位守初心,始终站在患者的立场、陪在患者身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二要心无旁骛搞事业,我院正处在三甲医院的成长阶段,任务庞杂,所以要继续加强宣传,向外扩展,让患者了解我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履行公立医院职责,全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精”是指精医、精教、精研。精医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将十八项核心制度和三甲复审条款作为我们开展医疗活动的根本遵循。提高医疗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扩大我们在患者中好的口碑,提高医院美誉度,同时扩大医院品牌效应。精教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迫在眉睫,要按照条款要求开展工作,确保迎评工作不断完善。同时抓好日常教学工作,推动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迈上新的台阶。精研即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研究是大学附属医院、三甲医院区别于其他医院的重要标签之一。新的一年更要加大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逐步提高科研水平。
“特”是指特色发展。我院前期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但与市内头部医院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制定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院有特色科室、科有特色专业、人有特色技术的新局面。加大对具有特色技术科室的支持力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新”是指观念创新、作风创新、技术创新。思想观念具有引领作用,只有观念创新才能引领作风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同时我院必须在传统管理转向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路上大步前进。行政后勤科室服务好临床,临床科室服务好患者,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探索新方法。此外,技术创新是医院发展的永恒动力。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原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长板、不断补齐短板。
最后,院长赵海康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为结束语,鼓励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勠力同心谋发展,为医院的美好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奋楫扬帆启新程
此次工作总结会既是对过去工作的全面梳理,更是吹响新一年奋进号角的动员会,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院职工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勇攀高峰,奋力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