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并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二、雾霾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气产生的化学颗粒物质进入人体,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另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健康。
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心理上,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
三、雾霾的防护
1.敏感人群尽量避免外出
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尘天气时,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
2.室内可采取的措施
(1)及时关闭好门窗
(2)采用湿墩布拖地、湿抹布擦拭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的再悬浮
(3)有条件的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
3.外出应注意个人防护
(1)佩戴口罩
(2)可佩戴防风的眼镜
(3)佩戴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
(4)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