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员工版 0A系统

夏季高温警惕“隐形杀手“——热射病

来源: 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


一、认识热射病

随着夏季气温的攀升,全球多地近期遭遇高温酷暑,据报道,今年已有上千人因高温相关因素死亡,其中印度共报告死亡病例211例,4万多人疑似中暑;一周内,沙特阿拉伯麦加因持续高温天气导致超过1000人死亡、日本出现中暑症状人数达2485人、欧洲已有上百人的死因与高温天气有关。因此,热死人不再是玩笑!一定要警惕这个“隐形杀手”——热射病。

最近我院收治一名72岁男性患者,中午外出下棋后出现不适就诊,入院即已存在多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紊乱,诊断为热射病,好在就诊及时,经过早期快速处理,两周后才痊愈出院。

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其实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它的病死率极高,可达到70%-80%。即便有些患者经过抢救幸存下来,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大脑功能受损导致的痴呆、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因此,早期识别和急救处理对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

1、危险因素

热射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经典型热射病: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在没有剧烈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发生,常见于年幼者、年老体弱者、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该类人群尤其要关注那些有感冒、腹泻、失眠、虚弱和卧床等情况的患者。

劳力性热射病:由高强度体力活动引发,常见于夏季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年轻人,如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2、临床表现

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行为异常、谵妄、抽搐、昏迷等。

②核心温度(直肠温度)超过40℃(请注意,直肠温度通常比腋温高0.8-1.0℃)。

③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如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等。

④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如果您或周围的人处于高温和(或)高湿环境或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后,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之一,应高度警惕热射病。

二、急救处理热射病

热射病的急救处理关键在于一个字:“早”。首要措施就是“及早降温”,快速、有效、持续降温能够显著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请注意,在救治过程中应持续降温,并在30分钟内将核心温度迅速降至39℃以下,2小时内降至38.5℃以下,并维持正常体温。

降温措施

·用凉水喷洒皮肤或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扇风降温。

·将患者浸泡在冷水中。

·使用冰块进行冰敷降温。

·在医疗机构,可给予冰毯、冰帽降温,输注4℃冷盐水降温,用4~10℃的生理盐水进行胃管灌洗或直肠灌洗降温,甚至进行血液净化降温等。

请注意,热射病的发热,使用药物降温效果差。

三、预防热射病

热射病可防可控,重在预防。预防热射病的关键在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减少高强度体力活动、关注重点人群、保证充分休息和及时补充水分。此外,进行热习服训练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热射病的发生率。

让我们共同警惕热射病这个夏季隐形杀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咨询电话:029 - 83550817 (班内 8:00-12:00 14:00-18:00)15399079450(班后及节假日)

体检预约:83553610

地址:西安市东郊纺织城纺东街167号

微信订阅号
服务号
抖音账号

CopyRight ©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003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