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杨丽蓉
阿姨:“别摸我,我疼”.......
一个七岁的孩子,一张稚嫩的小脸,似乎什么都不懂,又似乎什么都懂,让人心疼至极。
今年夏天有幸去到了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学习,报道当天,当去往重症监护室的电梯门打开的瞬间,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酸涌上心头,监护室的门外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垫,长的、短的、薄的、厚的,地垫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被子以及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凳子上、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是人,坐着的、站着的.........是的,他们以这里为家,在仅仅一门之隔的地方守护着自己最心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祈祷里边传出来好的消息。
我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按响门铃,说明来意,通过员工通道,进入门里。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我顺利地找到了我的带教老师,简单的熟悉环境后,我发现这里的病人是真的很重,呼吸机的、CRRT的、ECMO的,很快我发现了靠墙边的另外一个“小天使”,嘴唇发干、脸色苍白、光头锃亮,额头上还有一个“小犄角”,查阅病历才知道,这是一个白血病晚期重度贫血,意识障碍进来的孩子,她头上的“小犄角”也是因为疾病晚期转移而出现的。可能是我刚来没有见过的原因,孩子用她清澈无力的双眼看着我,似乎期望这个陌生人给她带来“新”的希望。那颗锃亮的小脑袋也告诉了我,这个孩子受尽了人间苦,早已习惯了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医院的打针、吃药早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可是更让人心疼的是,历尽了这些“刀山、火海”,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2个小时后,一个微弱的声音传过来“阿姨,阿姨”,我跟我老师管的整个3病室里就只有一个没有任何机器在身上可以说话的孩子,而且整个3病室就我跟我老师2个人,我的带教老师是位男老师,这声“阿姨”势必就是叫我了,我也自然地将头看向了这个“小天使”,抛开医务人员的身份不说,我是非常非常心疼这个孩子的,我快速来到她身边,她告诉我她想看平板了。我将她箱子里的平板拿出来,给她调好,放在合适的位置,轻轻地调整好她的睡姿,这一刻是我第一次跟她近距离的接触,她的脸色远比远看还要苍白、她的双手,包括指甲盖都是苍白的。我告诉孩子,你有什么事情随时都可以叫我。
下午,孩子妈妈送饭来了,我去取餐了,首见孩子妈妈,是一个三十好几的中年妇女,瘦小的身躯、面容憔悴、两个“熊猫眼”格外醒目,是啊,谁能受得了这样的身心煎熬。核对信息接过饭菜,孩子妈妈一把拉住我的手,“护士、护士”,我的孩子今天情况怎么样?尽管最终的答案早已浅浅地埋在心底,但是在医院总是希望有奇迹地发生。我告诉孩子妈妈:“我们医生随时都在查看孩子的情况,而且我也是孩子妈妈,在里边我肯定会好好照顾孩子,这一点你放心,孩子的状态还可以,这会正高兴地看平板,我也嘱咐了孩子妈妈:“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孩子需要你,你是孩子的天”。
进去后,我把饭菜凉凉,开始给她喂饭,舞动手里的勺子,仿佛回到了给我孩子小时候喂饭的场景,半勺,轻喂,生怕喂多了噎着她。饭后给她漱口,擦嘴。很快到了下班时间,我特地到床边跟她道别,告诉她明天再来看她。
第二天上班,刚走进病房可能是有了昨天的铺垫渐渐熟悉了,她很快地跟我打招呼。我也微笑着回应她,她看起来状态还不错。
早上治疗结束后,她小声告诉我她尿了,我知道她是不舒服了想要更换尿不湿了,当我掀开被子,裸露的双腿触目惊心,双腿瘦得可怜,膝盖上也有“小犄角”,我的内心再一次被震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她的腿,“阿姨,别摸我,我疼……”,内心再次波涛汹涌。换完尿不湿,病区也不忙了,我坐在她身边跟她开始聊天,她告诉我她其实该上二年级了,可是她生病了,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学校了,她想她的同学、老师,她也想去学校。我只能安慰她:“咱们现在是勇敢的奥特曼,现在我们正在打怪兽,等我们赢了,我们就可以去学校了,7岁的孩子也许她心里明白一切。我很快转过话锋,我想让她想想开心快乐的时光,喜欢什么玩具、爱看什么电视、喜欢干什么,我们聊得很开心。
孩子告诉我,她很想妈妈,她好几天都没有见到妈妈了,她什么时间可以见到妈妈?是啊,哪一个孩子不想妈妈!特别是在这样被需要的时候。安慰好孩子,我把孩子的需求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是2个孩子的父亲,这样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妈妈获得了午饭时间进来喂饭的机会。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的时候,孩子连说几声“谢谢”高兴地一直期待吃午饭。
午饭时间,我去接孩子妈妈,当妈妈知道她这顿饭可以进来喂的时间,高兴的眼泪滑过眼角,也是连声道谢,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妈妈进来了,仿佛是久别后的重逢,似乎这一刻她们拥有了全世界。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妈妈总是要出去的,妈妈舍不得离开,孩子舍不得妈妈,我告诉妈妈:“我下午下班出去的时间给你说娃娃下午的情况”,孩子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也告诉孩子:“咱们乖乖地听话,阿姨下午下班出去告诉妈妈,咱下午表现得特别棒,非常乖”,就这样我成了她们之间一墙之隔的“邮差”。
下午下班,刚走出重症监护室的大门,孩子妈妈迅速地跑过来,完成“邮差”工作后,我告诉孩子妈妈,我明天白天不上班,晚上才来上夜班,有什么事情,就按我们的门铃,我们还有其他老师在的。
当我上夜班走进病房,第一时间来看这个“天使”,病床上已经换人了,原来因为孩子病情平稳白天已经转普通病房了,我内心也得到了一丝丝的慰藉,起码孩子可以时刻有妈妈陪伴了。
下夜班下楼走到大厅门口准备回家,一双手拉住了我,是孩子妈妈,她把一个纸鹤送给了我,说是孩子送我的,从妈妈口中得知,孩子生病2年了,一直在断断续续治疗,孩子很懂事,什么都明白,妈妈再也绷不住眼睛直流而下,我静静地抱着她,她告诉我在无数个夜晚里,她抱头大哭,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孩子这么小,受那么多的罪,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孩子的命。是啊,妈妈总是这么伟大,可世间的事总叫人无可奈何。安慰好孩子妈妈,带着沉着的心情我回家了.......
有了这次经历,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有房、有车,幸福是无病、无灾,幸福都藏在平凡日子里的烟火气里,是我们内心的平静。那么对于我这个工作10余年的老护士而言,更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需要做有温度的职业,要做有温度的护理人,病人的知己朋友,病人心灵的慰藉,我想这份温度在叙事护理的指引下,我们会走得更深、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