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系统肿瘤疾病中,气管肿瘤占整个上呼吸道肿瘤的2%,是胸外科诊疗疾病中较为少见且手术难度极高的疾病,气管肿瘤手术被誉为胸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
近日,我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副院长葛鹏、副主任陈鑫带领胸外科团队,联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团队,成功实施我院首例非气管插管全麻下纵劈胸骨气管肿瘤气管节段切除+气管重建术,填补了我院在气管肿瘤手术方面的空白。
57岁的患者李先生,因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白色粘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检查提示:气管上段腔内占位性病变。于我院就诊后,行胸部增强CT检查结果示:气管右后壁(约胸2椎体水平)软组织肿块,主体位于气管内,局部向外膨隆,性质待定。

肿瘤局部向外彭隆,突出气管管腔,红色部分为肿瘤(图C)
完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主气管距声门5cm处可见新生物,基底位于气管膜部右后壁,肿物突出气管腔。

支气管镜下肿瘤形态
由于患者的气管肿瘤离声门较近,按传统全麻方式,麻醉须经口腔气管插管,经过气管肿瘤部位,肿瘤有可能出现出血或破碎,以及给手术气管切除及气管吻合增加困难和难度,引起窒息危及生命。经我院呼吸系统肿瘤MDT团队集体讨论,胸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反复协商,慎重考虑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最终确定手术方案。通过最新的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Tubeless)技术进行麻醉是最适宜的,该项麻醉技术不仅可以规避由于气管插管造成的瘤体破裂出血引发的气道梗阻,还可以在肿瘤切除气道开放后依靠患者自主呼吸维持机体氧供,同时又避免了气管导管对手术操作的妨碍。

术前讨论手术入路及术中注意事项

术中用支气管镜确定肿瘤位置后行细针定位,精准切除肿瘤

切除气管长度1.4cm,肿瘤基底1.0cm,肿瘤大小2.5cm×2.5cm×1.5cm
术中病理提示切缘阴性,达到了根治性切除的目的,成功实施了“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全麻下纵劈胸骨气管肿瘤气管节段切除术+气管重建术”。手术结束后患者即刻苏醒,术中使用喉罩(非气管插管麻醉技术),患者无咽喉不适、声音嘶哑等症状,可正常沟通。术后胸外科团队按照加速康复理念进行管理,患者第一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动,各项指标正常,未出现并发症,实现了快速康复出院。

患者术后第一天状态
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Tubeless)麻醉技术的应用,同时,感谢交大一附院付军科主任的悉心指导。自2018年起,我院胸外科便积极开展Tubeless胸科手术,并引入加速康复理念,2022年获得加速康复外科示范病房认证。此次手术的圆满完成,更是胸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联合开展加速康复技术所实现的再次突破,为气管肿瘤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作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高度重视新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开展。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的协作下,胸外科顺利完成了本专科的顶尖手术——气管肿瘤气管节段切除+气管重建术,标志着我院胸外科的诊疗能力达到领先水平,我院的胸外技术、麻醉技术、加速康复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未来,胸外科团队将持之以恒地精进专科技术,牢牢依托医院平台,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