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份西安市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以来,我院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责任,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坚守初心,服从安排,争做先锋,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主动请缨,逆向而行,在完成院内疫情防控及日常诊疗工作外,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及学校党政各项决策部署,参与院外核酸采样、全市核酸检测、患者转运、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展现了二附院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
顶风冒雪、日夜奋战的核酸采样应急队
自12月15日接到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的通知后,我院迅速组织,精心遴选各科室经过个人防护及采样资质培训的精兵强将组成核酸采样应急队,于12月15日至27日共计9次派出采样队员1037人次,累计完成曲江新区、灞桥区645551人次采样任务。十余天里,全院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各位采样队员们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顶风冒雪,轮番接替,日夜奋战,在寒风中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二附院人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医者仁心,为守护一方安宁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不畏风险、临危受命的长安大学医疗组
12月14日晚,长安大学各校区被划定为封控区域,学校面临着艰巨的疫情防控以及维护正常教职工、学生就诊秩序的任务,关键时刻,我院积极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及我校安排部署,于12月17日抽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雷肖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姚戈冰参与支援长安大学雁塔校区疫情防控工作,两人到位后,与队友们一起优化疫情防控流程,迅速开诊,有力保障了封控区域内师生常见病、慢性病的门诊诊治及封控楼宇需要就医患者的上门诊治。自12月19日恢复开诊至今,已接诊380余人次。

12月21日,再次派出消化内科医生代维参与长安大学发热隔离观察诊疗小组,开展测温、查房治疗、核酸检测、生活帮助及身心健康指导工作。

与病毒赛跑的核酸检测人
随着西安市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的开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气膜实验室启用。12月21日,我院接到陕西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关于组建派出核酸检测医疗队的紧急通知后,迅速抽调医技第六党支部组织委员、门诊检验科主管技师陶绍辉及副主任技师张星星于当日下午17点到达位于浐灞国际会展中心的气膜实验室参与全市核酸检测工作。为快速完成检测任务,助力西安疫情防控,检测工作24小时连续不间断,两位同志每天早上5点出门,6点进气膜实验舱,中间吃饭休息30分钟,下午19点多出实验舱,经常连续工作9个小时以上,开展重点区域每日一次核酸检测时,工作时间甚至超过了15个小时,面对连续超负荷的工作,他们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无一人退缩,在核酸检测的岗位上争分夺秒、坚持再坚持。
12月22日凌晨,我院医技第六党支部书记、门诊检验科主任赵小军接到陕西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的通知,紧急抽调赵小军做为省卫健委派驻专家组成员做好西安市大规模核酸检测质量监督、产能保证及生物安全等工作,并于当日进驻位于港务区的气膜实验室,督导每日80万人次的检测工作质量管理、产能协调等,29日晚间按照安排转战到浐灞国际会展中心气膜实验室,督导每日近2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虽然不直接面对患者,但却和病毒零距离接触,不分白天黑夜,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他们就是核酸检测工作背后的检验人。

冲在防控转运一线的“120急救人”
随着西安市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12月20日凌晨,我院120分站接到西安急救中心紧急增援任务:急需增派急救站人员加入西安市新冠肺炎转运队,进行西安市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确诊患者和高度疑似人员的转运工作。任务紧急,接到通知后,我院120分站立即派出护士吕文娇、驾驶员王越紧急集合前往转运队驻地,内科第十一党支部书记、120分站副主任王智同时向急救中心主动申请,要求加入一线转运队,并于当晚7点进驻转运队驻地。120分站三人加入转运队后,立即再次复习防护服穿脱操作,熟悉转运队工作流程,当天即开始进行患者转运任务。自加入转运队以来,他们经常在一天一夜连续进行转运工作20小时后,第二天还要执行多次增援其他车组的任务。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在寒冷的冬日反复穿脱防护服、进行手消毒、消杀负压救护车……面对艰巨的任务,他们没有任何怨言,默默地和无数“逆行者”一样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他们就是疫情防控一线的“摆渡人”。

“特殊战场”上的监考员
12月25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按期举行,因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必须设立“隔离考场”,导致监考人员严重短缺,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派出赵颖、成飞参与完成“隔离考场”的监考任务。成飞、赵颖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尤其是成飞,主动要求去酒店执行“B类密接”隔离考生的监考任务,为学校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二附院医护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和过硬的工作作风。

自12月23日起,我市疫情防控提级管理,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医院面临物资供应保障的极大挑战,但作为战疫的最前沿,保障一线人员的物资供应刻不容缓。我院各后勤保障部门立即预判抗疫物资需求、盘点库存、摸底全院供给、制作购置计划,想方设法满足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保障。
设备科:在重重困难面前,设备科主动出击,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驱车前往高速收费站接回物资,确保一线抗疫物资的供给;为保证核酸采样队员的安全,设备科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给采样队补充发放防疫物资;在个别病区实行封闭管理期间,设备科将物资配送至科室,做到无接触配送,保证物资供应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药剂科:为保障全院药品供应,药剂科职工加班加点,统筹规划药品库存,及时调整药品储备量,保证医院所需药品库存充足;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完成后,药剂科搬药柜、备药品,第一时间组建完成了新址中24小时开放的发热药房;12月25日,气温骤降,部分院外采样队员双手被冻出了疮,周末在家休息的药剂科主任杨瑞霞得知后,立即到周边药店询问并通过医药公司配送群多方联系,紧急调配200支冻疮膏送到医院。
总务科:为了解决实行闭环管理的院外核酸采样队员的食宿及保暖问题,总务科想尽办法多方联系,紧急采购取暖设施、暖宝宝、热水袋、手套等物资;安排专人负责,全力保障核酸采样队员一日三餐及加班用餐、送餐和日用品采购需求。

防疫物资采购 保障药品供应

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这些逆向而行、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这些在后方默默无闻提供保障的“隐形战士”,他们信念坚定,无畏前行,共同构筑起全民抗疫的铿锵风景线。我们坚信,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