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牵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三科姜超主任团队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基于补气通络理论中医内外并治法在缺血性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荣获成果类一等奖。这一奖项充分肯定了中西医结合在卒中康复领域的创新突破及临床价值。
作为项目核心成员之一,姜超主任团队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科研专项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的长期资助下,姜超主任凭借其在神经内科领域的深厚造诣,主导了该研究中缺血性卒中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融合探索。他带领团队结合“补气通络”理论精髓,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理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内外并治”康复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率及生活质量。该成果已在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惠及数千名卒中患者,为中西医协同治疗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三科长期聚焦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姜超主任表示:“此次获奖是跨区域、多学科合作的成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技术路径,推动卒中综合治疗方案的标准化、国际化,让更多患者受益。”
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由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设立,旨在表彰在康复医学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科研团队。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姜超主任团队的科研实力,也为西安医学院在神经治疗康复领域的学科建设增添了亮眼成绩。
姜超
科主任、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后、特聘教授、硕导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西北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客座教授,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客座教授,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特聘教授,西安医学院/西北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神经病学)。陕西省第五医院/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内二科(结核性脑膜炎专科)名誉主任(2021.7~至今)、西安市灞桥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名誉主任、学术带头人(2023.2~至今)、曾任榆林市第二医院副院长(2019.4-2020.5,省委组织部委派),从亊神经病学临床工作20余年。师从长江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山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咨询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厅社发重点项目评审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评审专家,中国老年医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眩晕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师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学会脑病分会眩晕学组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与头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脑疾病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渐冻人关爱互助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脑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脑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研究型学会中西医结合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研究型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等;发表文章80余篇、分别在Applied Soft Computing(Top期刊 8.7)、Analytical Chemistry(8.008)、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1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7.033)、Molecular Brain(4.686)、Applied Soft Computing(8.7)、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5.192)等发表SCI文章33篇(因子累计122.237),主编参编专著3部,获得专利8项;承担及参与国自然、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科研专项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十余项。长期担任J ZUSB (SCI)、NNR(SCI)、WJTCM、GJCCD、GJIM、转化医学杂志(电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陕西医学、安徽医学等杂志编委、审稿人。曾荣获陕西省“最美医院管理者”、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榆林市第二医院“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西安市伦理学会“先进科技工作者”、“科技伦理教学名师”“医院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重症脑血管病与眩晕规范化诊治、神经决策与人工智能、肿瘤替代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