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学模拟教学质量,规范标准化病人(SP)在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夯实医学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高质量临床实践教学体系,9月26日我院2025年标准化病人培训班圆满落幕。副院长何媛、教学管理部门主任及院级标准化病人培训教师参加了培训班结业仪式。
本次标准化病人(SP)招募与培训工作严格秉持“广泛动员、严格筛选”原则,自今年8月开始启动,整体周期历时一个多月,包括社会公开招募、面试遴选、培训演练、考核发证四个阶段。为确保每环节规范高效,在招募环节,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招募信息,吸引众多对医学模拟教学感兴趣、具备一定沟通与表演能力的人员参与,报名总人数达108人。经过报名和遴选环节,最终确定10名来自社会不同行业、具备丰富表演及沟通能力的SP候选人进入本次培训。
标准化病人招募海报
9月初,实训中心牵头对初筛后的30名标准化病人候选人进行了多对一面谈,从性格、职业背景、配合度、记忆力、表演能力及临场应变等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考察。评委设置了模拟病例问答和情景反应等环节,以全面评估报名者是否具备成为标准化病人的潜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10名面试合格的候选者。
在随后的集中培训阶段,实训中心杨柳青、潘阳阳,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宋书贤、全科医学科刘洁等标准化病人培训教师系统讲授了标准化病人的相关理论与技能。理论课程涵盖临床常见病症的表现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与规范、模拟教学的伦理与原则等内容。技能培训则通过表演课程和实操演练展开,采用分组模拟和现场体验的培训模式,让标准化病人候选人在实践中掌握病情模拟、病史陈述和情感表达等关键技能。讲师们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学员的不足之处予以细致纠正,确保每位候选人都能够精准还原临床场景。

培训阶段
在考核阶段,重点评估了10名面试合格的候选人对标准化病人相关知识与临床病例要点的掌握情况并要求根据指定病例,与医学生完成全流程的模拟诊疗互动。所有候选人均能展现出扎实的培训功底,能够生动、规范地模拟各类病症,其优异表现得到了考核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充分反映了系统培训的积极成效。
考核阶段
9月26日上午,标准化病人培训班结业仪式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仪式为为期数周的专项培训画上了圆满句号,同时也标志着又一批合格的标准化病人作为新生力量,正式加入临床医学实践教学队伍。
副院长何媛讲话
仪式现场,何媛出席并发表讲话,她对顺利通过考核的候选人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了标准化病人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标准化病人是临床教学与医学模拟实践教学的重要桥梁,其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及实操水平的提升。讲话结束后,何媛为通过考核的7名候选人颁发了标准化病人聘书,正式吸纳他们加入医院实践教学团队。标准化病人手捧证书,难掩激动之情,一致表示将以此次结业作为新起点,以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医学模拟教学工作,为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资团队及标准化病人合影
此次标准化病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系统提升了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夯实了标准化病人队伍的建设基础,为医院与学校的临床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培训体系,推动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更紧密地结合,为培养具备扎实临床技能和卓越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持续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