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围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以医疗指标质量内涵提升为抓手,2月10日至2月28日,评审评价办牵头同步推动职能部门检查培训与临床专科指标的提升工作,一是分批次对职能部门分工条款进行督导,二是多部门联合深入临床一线,针对临床医技专业指标进行专题沟通培训,两组工作采取分批次点对点的方式,逐条进行辅导培训,力求通过本轮辅导检查和培训,推动等级复审工作突破关键卡点、堵点问题,为医院等级复审筑牢基础。
靶向督导职能部门分工条款
评审评价办紧紧围绕“现场评价”条款要点清单,分别对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招标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审计科、安全保卫部、后勤服务部、科研科、临床试验机构办,9个职能部门37个条款217个实施细则分工内容督导。结合现场提供的支撑材料,进一步逐条解读、深挖条款内涵,与各部门达成共识。对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于每周的“三甲专题会”,集中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

党委办公室条款检查

院长办公室条款检查

纪委办公室条款检查

党委宣传部条款检查

招标办公室条款检查

审计科条款检查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条款检查

科研科条款检查

后勤服务部条款检查

安全保卫部条款检查
深入一线专科数据质量培训
副院长兀威带领评审评价办、医务部、质量控制科、临床药学科、药剂科、感染控制科、护理部等多部门联合深入一线,本轮围绕病理专业、临床营养专业,27条专科指标质量进行现场沟通培训。


培训中白艳主任通过质量安全、服务能力、药事与院感指标等多维分析,结合专科指标现状与现场评审条款的动态关联性进行解读分析,并对各专业指标进行剖析,明确各专科下一步工作导向,同时深入挖掘指标背后的影响因素。建议各专科要不断深挖条款内涵,持续学习专业规范指南,并依据专业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专科培训;在日常工作中,需将指标数据验证贯穿始终,从病历书写的严谨性到制度落实的有效性,从工作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到流程优化的高效性,实现质量的闭环管理,确保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都经得起现场评审与数据关联的逻辑关系检验。


病理专业质量安全指标培训(病理科)


临床营养专业质量安全指标培训(临床营养科)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聚焦分管指标,针对难点展开专项讨论,面对各专业未达标的指标,群策群力制定改进方案,明确以指标质量提升为导向,从数据收集的精准度与数据运用的实效性双层把控质量;临床医技科主任结合日常实践,重点反馈了质量工作在落实执行过程中困惑点与疑问,大家达成共识,一致表示下一步将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把控各个环节质量,全力提升科室质量内涵。

岳晚霞主任专项反馈

李娜主任专项反馈
兀威副院长在每场专题会总结中反复强调:要提高站位,将质量服务提升与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对达标指标稳中求进,对短板问题靶向攻坚;要强化能力,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和服务能力,指出此阶段已是医院等级复审的深水区,要进一步细化指标,注重过程质量,持续改进;要明确责任,科主任需牵头抓重点、补弱项,兼顾流程优化与关键环节突破,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