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意外创伤事件频发,骨创伤治疗正面临技术革新与临床需求的双重挑战。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为骨科医学开辟了全新路径——从手术机器人精准操作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从混合现实技术到生物材料创新,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骨创伤诊疗的精准化、微创化和智能化。在此背景下,“科技赋能骨创伤救治高峰论坛”应运而生,2025年4月26日-4月27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健康分会、西京医院主办,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会议在西安市建国饭店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多位全国知名骨科专家教授,吸引了来自多个省、市骨科同道参会,线上直播观看量1.93万人次,线下参会100余人。

4月26日下午“科技赋能骨创伤救治高峰论坛”大会正式启幕。
会议首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健康分会组织了骨科发展热点的讨论,来自外省专家及省内西安、汉中、宝鸡等地专家进行热烈交流讨论,从技术的创新、临床效果、手术管理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经验交流。聚焦医疗改革的热点,专家们深入剖析DRG政策对骨科诊疗的影响,探讨了医保控费与医疗质量平衡、区域医联体协同发展等关键问题。
4月27日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主任李岩的主持下正式启幕。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曦致欢迎词,他表示本次会议聚焦科技赋能骨创伤救治,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骨创伤救治领域的前沿话题与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智能医疗设备在骨创伤救治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此次高水平学术会议,不仅是协会对我院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医院未来发展的鞭策和期评。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医院院长黄景辉致词,他表示:通过定期举办高规格学术研讨会与论坛,汇聚骨科、老年科等多领域权威专家教授,共同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临床实践难题,提升骨质健康领域的专业学术水平。积极推动骨质健康领域学术进步、规范诊疗和大众健康知识的普及。未来,继续以“深耕学术、服务临床、造福百姓”为活动理念,搭建更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健康分会主委毕龙发表祝词,他表示:骨质健康分会秉持“专注骨质健康,促进专业发展,服务大众健康 ”的宗旨,在分会首任主任委员袁志教授等资深专家的带领下,在各位同道的支持下,积极投身于继续教育、专科培训、科普宣讲等重要活动领域。
专家讲座
学术交流环节,涵盖临床、基础研究、发明转化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个层面。手术机器人已在复杂骨折复位、内固定置入等手术中展现卓越性能,实现“毫米级”精准操作,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并缩短康复周期。3D打印假体与骨缺损修复,个性化骨植入物定制技术,攻克复杂骨感染、骨缺损难题,实现“缺哪补哪”的精准修复。
肘关节僵硬的治疗
股骨近端仿生内固定物研发及转化
肢体严重开放性骨折综合救治技术
鹿角再生与骨损伤修复
膜诱导结合3D打印假体治疗四肢感染性骨缺损
机器人辅助下个性化对线与传统TKA对比研究
骨应力云图方法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的骨盆骨折微创治疗
全转子区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微创手术实践
侧卧位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超高龄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治疗
会议尾声,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主任李岩对大会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了会议的亮点与成果,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他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能推动骨科医疗事业的前言发展。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健康分会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更切实推动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智能驱动创新,科技重塑未来”。人工智能驱动诊疗,机器人辅助精准导航,通过智能影像分析、手术路径规划及术后效果预测,为医生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尤其在多发伤快速诊断中优势显著。